导读
2025年1月1日,国家标准《手提式灭火器》GB4351-2023新版正式实施。新的标准替代旧版 GB4351-2005,作为消防安全的“第一道防线”,灭火器的技术规范直接影响火灾应急效能,新标准从材料、性能到管理全链条升级,企业若未及时调整,恐面临法律与安全双重风险。中安广源为您深度解读变化要点,助您合规避险,筑牢安全防线。
一、新旧标准差异比对
1、适用范围更加明确
新规GB4351-2023明确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使用的手提式灭火器及其组件的设计、制造和检验。
2、型号编制方法不同
新规要求在灭火器的型号上应直接标明灭火器适用的火灾类别代号。例如:MS/EF6PG 表示适用于E类、F类火灾,充装量为6L,配有固定架的手提式贮气瓶式水基型灭火器。新版灭火器型号编制方法与旧版如下图所示。
旧版 新版
3、瓶体颜色统一为红色
旧标准中规定灭火器瓶体颜色推荐为红色,这就造成了市面上部分灭火器的瓶体颜色不统一,如水基型灭火器瓶体的颜色为绿色,金属D类灭火器的颜色为黄色。新标准GB4351-2023第9.1条明确规定灭火器瓶体外表的颜色应采用GB/T3181中规定的R03大红色。因此2025年1月1日以后其他颜色的手提式灭火器不再适用工业与民用建筑。
4、铭牌信息不同
新标准将铭牌的信息分为产品信息说明、操作说明、检查说明、使用说明、再充装及维修说明。而旧标准只是规定了部分内容,未对铭牌信息分类。
除上述要求外,新标准对灭火器组件的性能要求、灭火器的检验、试验方法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,新标准的实施对以往的不足之处给予了新的解答,使行业发展更规范、更清晰。
二、新规实施后,企业如何快速应对
1、开展全面排查
(1)库存清查:对现有的手提式灭火器进行全面盘点,记录灭火器的型号、数量、生产日期、充装情况等信息,确定符合旧国标的库存数量和使用状态。检查灭火器外观有无损坏、腐蚀,保险销是否完好,喷射软管有无破损等。
(2)使用情况梳理:梳理各区域、各岗位灭火器的配备和使用频率,明确重点防护区域和高风险场所,如机房、仓库、生产车间等,为后续的调整和配置提供依据。
2、加强采购管理
(1)选择合规供应商:优先选择具有良好信誉、通过相关认证且能够提供符合新国标 GB4351-2023 产品的供应商。查看供应商的生产资质、质量保证体系以及产品的检验报告等,确保所采购的灭火器质量可靠。
(2)明确采购要求:在采购合同中明确规定所采购的手提式灭火器必须符合新国标 GB4351-2023 ,包括外观颜色、型号编制、性能指标、组件要求等各项内容。要求供应商提供产品的质量证明文件和使用说明书等资料。
3、组织培训教育
(1)内部培训:邀请消防专家或专业技术人员,对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、消防责任人以及普通员工进行新国标培训。培训内容包括新国标的具体要求、手提式灭火器的性能特点、使用方法、维护保养要点等。
(2)应急演练: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,并定期组织消防应急演练。在演练中,模拟真实火灾场景,让员工实际操作灭火器,熟悉灭火器的使用流程,提高员工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能力。
4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
(1)维护保养计划:制定手提式灭火器的维护保养计划,明确维护保养的周期、内容和责任人。定期对灭火器进行检查、清洁、充装等维护工作,确保灭火器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。
(2)记录与档案管理:建立灭火器管理档案,记录灭火器的采购、验收、使用、维护、报废等全过程信息。对每次的检查和维护记录进行详细存档,以便追溯和查询。
(3)监督与检查:建立内部监督检查机制,定期对各部门、各区域的灭火器配备和使用情况进行检查。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,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,确保新国标和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。
三、温馨提示,拒不执行新标后果不容忽视
1、法律风险
消防验收不通过,企业面临停产整顿、行政处罚风险;
2、安全漏洞
一旦发生火灾事故,原灭火器存在效能不足情况,火灾扑救延误或引发更大事故;
3、经济损失
未合规配置导致保险拒赔、责任纠纷,损失远超整改成本。
关于中安广源